楼市拐点2024:市场先冷后热 重点城市库存已低于10个月
发布时间:2024-12-25 15:15阅读:41
对房地产行业来说,2024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
天气已然到来的冬季时分,多地楼市仍俨然一副暖春气息,这在过往数年都是罕见的场面。新房二手房成交双双回温、价格端开始止跌......在以一线城市为首的核心城市,楼市掀起的波澜正在向四周蔓延。
市场回温余音不绝,背后是政策调控之手在拨动。这一年,房地产行业政策面发生彻底转变,曾经的调控“高地”北上广深,带头放松楼市管控,激发潜在购房需求,接连给市场注入信心与活力。
“止跌回稳”,成为今年的行业关键词。9.26政治局会议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释放出最强的维稳信号,目标直指扭转行业基本面。政策强音下,房地产新一轮周期正在从2024开始启幕。
展望2025年,业内多家机构认为,后续逆周期政策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将继续助力房地产实现止跌回稳,城中村改造、专项债收储,是影响明年市场的两大核心举措。经历数年下跌后,房地产市场已接近周期拐点,未来市场有望在分化中实现复苏。
政策强音
作为一个强周期、政策性的行业,房地产涉及面广、产业链长,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民银证券报告显示,我国涉房贷款占银行信贷比重的40%、房地产业相关收入占地方综合财力的50%、房地产占城镇居民资产60%,即使在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后,相关数据仍占GDP较大比重。
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额6.88万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7.86万亿元,三季度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3.79万亿元,三者分别占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的7.24%、8.27%和14.5%。
这样一个体量较大、涉及面广的行业,却在过去几年经历了深度调整,行业形势发生重大变化。
民银证券总结称,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是当前房地产行业面临的核心问题。供给方面,中国家庭户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1.76平方米;需求方面,人口红利在逐步消退、城镇化增速逐步放缓、居民杠杆率处于相对高位、市场预期发生变化等因素,都影响了当前行业“供需失衡”的状态。
2024年前三季度,在宏观形势、行业基本面的影响下,房地产行业仍处于持续低迷期,具体表现为新房、二手房库存高,销售、价格、开工处于历史较低位的“两高三低”阶段,内外部形势复杂严峻。
在此之下,今年针对房地产行业的政策强力释放。先是上半年的“517”新政,国常会明确“去库存”;7月,二十届三中全会从因城施策、融资和预售、税收制度等方面,对房地产改革发展进行部署;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在深刻认识房地产市场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止跌回稳”要求,对行业形成方向性指导意见。
尤其是“926”定调“止跌回稳”以来,多部门联合出台“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从放开限制性措施、降首付、降利率、降税费及融资协调机制、重启货币化安置等方面积极作为,政策力度非常之大。
民银证券表示,相较于2014年~2016年,今年以来的各项政策力度更大、覆盖面更广,政策宽松期已来。
目前,在需求端,楼市各项限制性措施基本放开,仅一线部分城市、海南省部分城市及区域限购;限贷方面,无论是首套房、二套房首付比,还是新增及存量房贷商业贷款利率,均处于历史新低水平。此外,绝大多数城市放开限售和限地价、限房价的“双限”,力度大于上一轮。
在供给端,政策设立了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以收购存量房、盘活闲置土地。在金融端,创新性建立了“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并在全国300多个城市落地见效,项目贷款审批通过金额超过3万亿元。税费政策也同步跟进,包括加大契税优惠力度、下调土地增值税预征率、调整增值税减免年限等。
市场反转
今年超强力度的政策拉动,让楼市也经历了“从冷到热”的明显反转。
民银证券表示,“517”第一轮新政后,新房销售有一波脉冲式上涨,但持续性不强。“止跌回稳”系列政策以来,9 月、10 月、11 月连续3 个月,新房成交面积稳步回升。二手房销售方面,一线城市反应最灵敏,9 月~11 月,四城成交套数均超过前三年同期水平, “止跌回稳”政策拉动力度明显。
中指研究院也表示,四季度以来,核心城市的楼市明显升温。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为2025年楼市定调,释放了更加坚定的稳楼市基调。
(2020年以来百城新建商品住宅月度成交走势。来源:中指研究院)
从整体数据看,今年1~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8.6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4.3%,较去年仍有缩量。但从季度走势看,三季度末以后,楼市已经出现明显的回温趋势。
具体而言,今年一季度,重点100城新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5%,二手房同比下降21%;二季度新房销售面积同比降幅收窄至26%,二手房成交同比微增1%;三季度新房、二手房成交环比下降,但9月底迎来大力度政策支持,10~11月核心城市新房销售持续改善,11月30城二手房成交套数创近20个月新高。
北上广深在“止跌回稳”一揽子政策中,受益最为明显,为各地企稳起到了“领头羊”作用。
根据中指数据,今年10月~11月,100个重点城市新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5%,其中,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同比分别增长40%、14%、9%。二手房方面,30个重点城市10~11月二手房成交套数同比增长24%,其中,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同比分别增长57%、13%、3%。
此外,本轮市场回暖中,新房市场表现突出,多个核心城市都出现改善项目热销的现象。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核心城市今年1~11月,销售金额TOP10的畅销项目多以改善楼盘为主,其中上海销售额TOP10项目平均套面积超180平米,平均套总价超2600万元,畅销项目基本都处于主城区。
克而瑞也表示,近两个月以来,新房销售的回暖速度明显好于二手房。这一方面是由于,一二手房交易链条恢复,二手房东缩减住房持有量,“卖二不买一”的现象减少;另一方面,得益于高品质新房销售的回暖,以“四代宅”概念为代表的优质新房产品,正在夺回更多的新房市场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楼市销售“量涨”之余,价格端尤其是更反映市场温度的二手房价,也出现了企稳趋势。
中指研究院表示,1~11月,百城二手房价格累计下跌6.77%,环比连跌31个月,但9.26新政后核心城市价格有所趋稳,11月深圳、成都等4城环比上涨,打破了连续7个月百城二手房全跌局面,北上广环比跌幅亦明显收窄。新房方面,受优质改善型楼盘入市影响,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累计结构性上涨2.29%。
(2021年以来百城新建住宅、二手住宅价格环比变化。来源:中指研究院)
“作为行业重要先行指标之一,二手房价已然在释放着越来越明显的企稳信号。”克而瑞也称,近两个月以来,综合小区房价动向来看,热度最高的当数北京和上海,连续两个月均有过半小区房价环比上涨,北京天通苑、四惠、望京板块不少小区房价均持续环比上涨,议价空间也在持续收窄。
拐点已现
三季度以来的楼市热潮,是市场拐点还是昙花一现?2025年,房地产行业又将走向何处?
综合多家业内机构观点,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已经历深度调整,市场有望“止跌回稳”。
东吴证券认为,过去几年,房地产已经历深度调整,本轮调整或已接近尾声。今年4 月以来,商品房单月销售面积已达十年来新低水平,商品房单月销售额也已回落至2016年水平,1~11月累计商品房和商品住宅销售市场规模,较2021年同期降幅已超45%,本轮市场已过度调整。
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也表示,目前,全国范围内房地产价格都出现明显下跌,从国际上横向比较来看,现在的调整速度可能已经“超调”了,国际上房地产危机平均降幅是35.1%,我国的新房住宅销售量降幅(2024年新房住宅销售面积相比2021年峰值下降51.9%),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
在上述行业背景下,业内普遍认为,房地产行业拐点已现,后续市场有望在分化中企稳。
中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表示,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要“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下阶段政策有望围绕促进需求、优化供给两方面展开,预计2025年房地产政策宽松基调或将延续,“楼市不稳、政策不停”。
在促进需求方面,后续有望加力推进货币化安置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释放增量住房需求;同时,一线城市限制性政策有望继续优化;加大购房补贴等鼓励性政策,也将在更多城市落地,带动需求释放。
优化供给方面,重点是去库存政策的加快落地推进,包括专项债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配套政策,加速推动土地“去库存”;完善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收储政策,促进存量商品房去化;多措并举盘活商办用房等。
其中,推动新房销售“止跌回稳”的关键政策,一是加快推进货币化安置100万套城中村及危旧房改造,二是利用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地方政府专项债等资金,加快收储存量房。据国海证券预计,这两项利好政策预计将带动2025年行业销售增量为2.4亿平方米。
“中性情形下,预计2025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6.3%,乐观情形下,若城中村改造及收储存量房等加快落实,居民置业意愿提升,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或可实现止跌。”中指研究院表示。
(2017年以来50个代表城市商品住宅可售面积与出清周期。来源:中指研究院)
中指控股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表示,除了政策支持力度,各地楼市的库存情况,也会影响后续回暖速度,库存过高的城市,要经历更长的调整期。“目前,只有上海、杭州可售库存的出清周期低于10个月,多数城市去化压力较大,南京、青岛、宁波等二线城市,出清周期也超过20个月。”
整体而言,房地产行业在我国经济运行中地位显著,对宏观经济及系统性风险影响重大。“还是要进一步呼吁政策制定者,对稳定房地产给予更多政策和资金上的推动。”朱宁表示。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