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管产品总规模突破72万亿元 今年投资者最青睐红利基金
发布时间:2024-12-11 11:32阅读:967
【深圳商报讯】(记者詹钰叶)今年上半年,由于市场风险偏好下降,红利品种走红,成为资金青睐的投资标的,相关基金快速吸金。经过调整后,临近年末,红利品种热度再度回升。红利ETF规模显著增长,境内百亿级红利ETF增加至两只,其中一只规模突破200亿元。业内认为红利资产仍是长期配置上的核心选择方向之一。
中国基金业协会日前发布数据显示,我国资产管理产品总规模已达72.04万亿元,其中公募基金规模32.07万亿元,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产品规模6.32万亿元,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产品规模5.87万亿元,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养老金规模5.67万亿元。其中,红利基金是投资者今年最青睐的品种之一。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市场上名称中包含“红利”或“股息”字样的基金共有218只,合计规模超过2300亿元,较去年末增长了近60%;其中有不少为今年新成立的基金。其中,红利ETF基金共有50只,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5只;合计规模为933.17亿元,同比增加了121%。数据还显示,目前全市场仅有的2只百亿级的红利ETF均来自华泰柏瑞。目前规模最大的是华泰柏瑞上证红利ETF,最新规模为205.35亿元;这只产品去年同期的规模为160亿元。另外,华泰柏瑞基金旗下另一只红利产品红利低波ETF规模正式突破百亿,目前规模为104.09亿元,有望成为全市场第二只百亿级红利ETF。另外,易方达中证红利ETF、招商中证红利ETF规模突破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6%、45%。
江海证券分析师屈雄峰继续维持对市场中期走势偏乐观的判断,高股息投资逻辑再加强。他认为,高股息驱动的红利投资底层逻辑没有改变,红利资产仍是长期配置上的核心选择方向之一。
光大证券研究员祁嫣然表示,近期市场呈现股债“双牛”特征,长债收益率的持续下行,或带来市场风险偏好的进一步提振,A股有望持续受益。短线ETF资金对中小盘的止盈动作,可能具备操作上的持续性,短期市场风格有望进一步走向大盘占优。中长线仍建议关注符合公司治理长期改善逻辑的央企板块、关注现金流相对稳健的红利板块。
华泰证券指出,行业层面建议持有红利底仓、适度超配成长,构建进可攻退可守的哑铃型组合。当前更推荐投资者采用“左手红利、右手成长”的哑铃型配置方案,进可攻、退可守。从分子端来看,如果基本面复苏力度超预期,则成长板块盈利增长弹性大,超额收益更高;反之,如果基本面复苏力度不及预期,则红利板块分红确定性高,在保持仓位的同时能够获取稳定现金流。成长+红利的搭配能够帮助投资者在攻防转换中游刃有余。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