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再对竞标中企下手,欧盟中国商会谴责:FSR已成为“经济胁迫新工具”
发布时间:2024-04-05 01:26阅读:168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中国中车一周前因反补贴调查被迫退出竞标,如今,欧盟委员会使用相同技俩,再度对中企下手。
4月3日,欧盟委员会网站新闻稿显示,根据《外国补贴条例》(FSR),欧盟对参与竞标欧盟成员国罗马尼亚一太阳能项目的两家中企子公司启动了两项深入调查。欧盟声称,有充分迹象表明中企子公司都获得了“扭曲”欧盟市场的政府补贴。
对此,代表在欧中企的欧盟中国商会(CCCEU)在一份声明中表达强烈不满,谴责欧盟将FSR作为“经济胁迫新工具”。

据路透社报道,一欧盟官员称,涉事招标合约总价约为3.75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9.46亿元)。
目前,欧盟委员会已经开始调查两家公司是否利用外国政府补贴与其他竞标企业进行竞争,并将在8月14日之前做出决定。
欧盟官员蒂埃里·布雷顿(Thierry Breton)3日在社交平台“X”发文称,太阳能电池板对欧洲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包括在清洁能源生产、欧洲的就业和供应安全方面。
“开展两项新的关于太阳能电池板行业外国补贴的深入调查,旨在确保我们单一市场上的企业真正具有竞争力以及能进行公平竞争,从而保障欧洲的经济安全和竞争力。”布雷顿声称。
欧盟《外国补贴条例》于2023年7月12日开始生效。条例规定,当估计的招标价值超过2.5亿欧元,且企业在最近三年内从至少一个第三国享受了至少400万欧元的“外国财政补贴”时,企业须向欧盟通报自己参与的公开招标,而欧盟委员会可调查外国政府补贴是否使得竞标企业给出过于有利的报价。
4日,欧盟中国商会对欧盟根据《外国补贴条例》调查中国企业表示严正关切。
“欧盟有关机构滥用新工具,把FSR作为经济胁迫的新工具,干扰中国企业在欧盟绿色低碳转型市场合理、合法地进行商业运营的行为表示强烈不满。”欧盟中国商会在一份声明中写道。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