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场:政策观察期内维持谨慎乐观判断
发布时间:2024-05-28 12:18阅读:126
1)港股市场有所降温,能源板块相对坚挺。5月20日至24日,在经历前期一轮较为快速而又显著的上涨后,港股遭遇阶段性调整,观察区间内恒生指数连续多个交易日收跌,整体下挫4.8%。风格层面,高股息因子回调相对较少为2.5%,恒生科技领跌市场(-7.6%);策略层面,风险控制指数优于沪深港通AH股精明指数与多因子策略;行业层面,仅能源板块录得正收益,小幅上涨约0.9%,地产建筑与可选消费表现不佳,分别下跌6.7%与6.5%,医疗保健跌幅居前;
2)短期情绪回归正常引发的市场波动仍处于合理范围。随着亢奋情绪逐渐趋于平静,市场短期遇冷的概率也有所提升,但波动幅度或相对有限。从资金行为来看,虽然近期港股有所调整,但做空力度仅出现小幅提升,反映外资从AH资产切换至其他新兴市场的意愿并不强烈;此外尽管4月以来港股反向ETF累计净流入额显著上升,但近期流入趋势已明显减弱,押注港股下跌的资金力量不再扩大。总结来看,我们认为港股短期调整的力度或较为有限,仍具备一定程度的配置价值基础;
3)港股后续上涨空间或取决于政策实施效果与中美关系走向。市场或已进入政策落地观察期,投资者将等待更多数据验证后再做方向判断。随着美国大选临近,海外贸易保护势力可能再次抬头,双边摩擦将从盈利预期与风险偏好层面对港股形成扰动。若以上因素出现边际转好,港股的上涨概率与反弹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4)往后看,港股在内外资情绪大幅改善的背景下已促成一轮较为显著的反弹,后续持续性及上涨空间有待更多夯实的基本面数据与之配合,经济修复验证期内依旧保持谨慎乐观态度。配置方面,一方面股息率较高的公用事业、能源、金融、电信等板块,即使未来市场波动率有所上升,也有望在该环境中提供可观的相对收益;另一方面,以半导体、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行业仍将是产业转型的主抓手,有望从政府支持以及国产替代中受益。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